新闻资讯

NG体育剖析藏汉“茶马贸易”的发展历程又给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今天川滇藏三省交汇处,有数条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从中国西南地区出发,可以抵达西亚、南亚、西非诸国,它就是被誉为“亚洲天堂走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中国古代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在二战后期达到顶峰。

  唐宋以来,我国西北边民开始用内地盛产的茶叶、布帛、铁器等生活用品,与境外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进行商品贸易,换取牛羊、马匹等畜牧产品。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无数先民赶着牲口一步一个脚印,在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踩踏出这条自发形成的交通命脉,形成了茶马古道最初的雏形。

  茶马互市的成型,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其一,中亚国家教的异军突起,阻碍了佛教向中国内地的传播途径,传教士们只能从西南地区长途跋涉进入中原,这是茶马古道最古老的精神内核。

  唐朝饮茶风尚的兴盛、宋朝战马的缺乏,都是推动茶马互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茶马贸易的兴旺也在客观上带动了财政税收、驿路交通,以及多民族之间的碰撞融合。

  其二,盐和茶叶,一个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一个是受盛唐影响深受中外人民喜爱的时尚饮品,二者在唐代前后先后进入藏区,西藏市场的巨大需求,为此后数千年茶马贸易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茶马互市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从今天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途径云南省内的大理丽江、西藏省内的左贡,去往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得益于茶马贸易的持续兴旺,西双版纳和思茅至今仍是普洱茶的重要原产地。

  另一条则是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等地,然后与上述路线相合。除了两条主干道之外,还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支线,遍布在西南大地上的每个角落,将四川、云南、西藏三大区域紧密相连,成为中国西南边境对外交流最古老的通道。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强盛的军事实力是维护王朝统治的重要条件,而在冷兵器时代,国家军队的发展又必然离不开马匹。

  所以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代统治者无不将茶马贸易视为“国之要政”。加之唐朝时饮茶风尚与茶文化的繁荣,使茶叶成为仅次于食盐的财政支柱,茶马古道对于唐宋社会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大唐盛世雄视八荒万国来朝,日益密切的文化输出,将先进的中原传统文化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伴随其中的就是茶叶在亚非欧三洲的普及。

  西北、西南地区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远万里前来求茶的少数民族,他们成车成车地运来马匹、皮毛,只为换取这种时尚潮流的高端饮品,亲口尝一尝它的滋味。

  茶叶在中国的历史相当久远,最早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几千年发展下来,从茶叶的种植、生产,到销售、饮用,唐朝人早已习以为常,大规模的茶园种植也已经得到普及。

  但是对于外邦人而言,本国境内几乎不生产,完完全全是一种异域传入的奢侈品。唐廷很快意识到,茶叶出口是一项一本万利的绝好生意,很快以国家身份参与其中,统一安排茶马贸易的时间地点,让这种民间贸易第一次迈上了规范化的步伐。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唐朝中央在安多、赤岭等地设置了专门的贸易机构,叫做“茶马交换所”。

  同时,吐蕃方面也派出专人负责经营汉藏茶马贸易,一种互惠互利的官民合营商业模式就此成型。

  唐中期开始,政府开始对茶叶这项重利产业进行征税,《旧唐书》记载,起初课税一百,后又增至一百五十。

  大和九年,唐文宗推行“榷茶制”,“榷”是禁的意思,也就是禁止百姓私营茶叶,将茶叶的种植、采摘、焙制、运销全部收归官营,实行统一的垄断管理。

  总体而言,唐朝时期的茶马贸易还处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主要途径也局限于“贡”“赐”等官方交换形式。

  有宋一代,中原政权版图大幅缩水,北方游牧政权夏辽金等一直对南方虎视眈眈,边境战争愈演愈烈,朝廷的军费开支,以及对战马的需求急剧上升。

  此时茶税已经成为财政税收的稳定保障,宋廷一方面继续利用茶叶贸易笼络南疆外族,一方面将马匹贸易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用什么来交换外域马匹,在宋廷内部曾经引发不小的争执,可供选择的方案有茶叶、绢帛,或者直接用钱买。

  一番权衡之后,朝廷还是决定延续传统的茶马贸易,并制定了“以茶易马”的长期国策,从此成为定制世代相传,较之唐朝时具有更加鲜明的目的性。

  在贸易手段上,除了延续唐朝官方之间的“贡”“赐”,沿边地区还首次出现了一种新式贸易,政府沿街设置“茶马司”,招牌上写着“招募蕃商”“广收良马”的字样。

  在今天名山新店,仍然保留有一处这样的茶马司古迹,成立于北宋熙宁七年,这也是我国目前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机构。

  在价格方面,宋廷提出“随市增减、价例不定”的原则,允许茶马价格按照市场供需关系随时变化,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商业原则。

  史料记载,元丰年间马源充沛,一百斤茶叶可以换得一匹良马。崇宁年间,依据马匹质量的良莠参差,马价被划分出三六九等,上等马抵茶叶250斤,中等马220斤,下等马200斤。

  到了南宋时期,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紧张,马源锐减,良马更是十分稀缺,马匹价格骤增十多倍,要上千斤茶叶才能换到一匹马。

  为了鼓励茶马贸易的发展,宋廷规定官营的易马茶价高于专卖价格,这样不仅能够招徕更多的贩马蕃商,“薄利多销”的形式也促进了茶叶的出口。

  据历史学家估算,北宋官府每年用川茶换取的藏马在两万匹以上,南宋大约一万匹左右。两宋时期四川一地年均产茶约3000万斤,其中至少半数都销往了藏区市场,可见茶马贸易对于宋朝经济的贡献之大。

  加之比唐朝更为严苛的榷茶制度,茶税对宋廷财政的重要性有增无减,成为保障政府开支的一大支柱。

  元朝延续前朝的茶叶垄断制度,规定民间私自犯茶者,与贩卖私盐同罪。与唐宋不同的是,元朝吸取此前的教训,非常重视马匹在畜牧和军事方面的作用,已经建立起完备的马政制度,大大降低了对藏区战马的进口依赖。

  所以,战马在茶马贸易中的分量大幅下降,元廷也不再大费周章地把川茶运往西北,而是改为就地出售。

  不过,茶马贸易带来的高昂赋税,仍然是元朝中央不可忽视的一笔巨款。《元史·食货志》记载,元世祖即位之初,茶叶贸易每年贡献的税收高达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元朝还一度在今天的四川天全等地设立“西番茶提举司”,统一收购上品茶叶,但由于官府加价太高,最终难以为继。

  总体来说,元朝对于茶马互市的重视程度不及唐宋两朝,统治者最关心的只有一项茶叶税,但元朝中央却对古道的修缮开拓非常上心。大量的驿路、驿站拔地而起,将川滇藏地区茶马古道的范围大幅延伸。

  NG体育

  大明王朝是中国古代茶马贸易发展的顶峰,在制度、内容和方式等多个维度,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巩固都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明朝在西北边境设置了大量的茶马司,颁布一系列法令振兴茶叶贸易。《天全州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六蕃司民,号召其专门蒸茶易马,以抵消卫所兵役。

  如此一来,茶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成为了统治者笼络藏区僧俗首领的重要工具。

  入朝进贡的藏区领袖也会在归返途中购买大量茶叶,数量之多往往需要船运车载。公元1361年,朱元璋出台茶禁,严禁民间私茶出境,违法者以死罪论处。所有用于茶马贸易的茶叶,一律由官府运作,商民百姓不得过问。

  洪武年间曾有一个叫欧阳伦的驸马爷,偏偏是个不怕死的主,借着出使新疆的机会,私自携带茶叶闯关,结果被天子处以极刑。不过,随着茶马贸易的盛行,走私之风屡禁不止,明朝也只得逐步放宽对茶叶贸易的控制。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仅从川陕两地走私出去的茶叶就不下于80万斤。

  清朝初年政权动荡,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国家财政一多半都要用于供养兵马,茶马贸易又在稳定经济方面体现出中流砥柱的作用。《清史·食货志》记载,清朝商人在卖茶之前,必须先到官府“纳钱请引”,缴纳多少钱就请多少茶引。

  “引”就是票,茶叶卖掉之后还要回官府缴销,如果有投机钻营伪造茶票之人,一律处斩家产充公,就连买卖另一方的茶农也要受到牵连,茶款没收不说,还要杖打六十,甚至发配充军。

  到了康乾、雍正年间,清王朝已经控制满、蒙两地的马匹来源,遍地都是的马场完全能够满足朝廷军马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中原大地上悄然破土,对传统的官办茶马贸易构成剧烈冲击。

  清政府对茶叶贸易的重视,已经逐渐从茶马古道,转向了海陆出口,出口总值中一半以上都来自茶叶,几乎垄断了全球的茶叶市场。

  清末以来,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进步,古老的茶马古道逐渐被国道取代,传承几千年的茶马互市终于繁华落幕。

  始于唐代的茶马贸易深刻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面貌,促进了汉藏等多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对维护西南边疆社会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一篇:NG体育上杭茶地镇: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 下一篇:NG体育中国五冶集团四川雅安现代茶产业园项目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