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G体育广东茶叶生产状况分析

  本文分析了广东茶叶生产的现状、历史变化、地区分布等特点,通过与全国及茶叶生产大省比较,找出广东茶叶生产的不足之处,对发展广东茶叶经济提出建议。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第二大国,生产的茶叶及其饮料,与咖啡、可可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饮料。广东是我国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的省份之一,是茶叶及饮料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也是广东农业生产的特色产业之一,更是山区农民创收的重要渠道。

  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茶叶产量7.4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209.6万吨)的3.5%,在全国有茶叶生产的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排名第九,在国际上,茶叶产量相当于世界排名第十位的泰国2012年(7.3万吨)茶叶产量。

  NG体育

  从茶叶单产数据看(见表1),广东2014年茶叶单产为1.53吨/公顷,相当于全国1.94倍,与我国茶叶产量第一大省福建并列全国第一,说明广东茶叶种植生产效率相当可观。

  1980—2014年间,广东茶叶生产量从1万吨增加到7.4万吨,34年间增长6.4倍,年均增长速度6.1%;全国茶叶产量从30.4万吨增加到209.6万吨,34年间增长5.9倍,年均增长速度5.8%;与全国相比,广东茶叶生产增长总量比全国多0.5倍,年均增长速度略高0.3个百分点。茶叶产量占全国比重从1980年的3.3%上升到2014年的3.5%。

  从分时期看(见图1),1980—1995年间,广东茶叶产量年均增长幅度虽然整体下降,但1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9.6%,高于全国(4.5%)5.1个百分点,茶叶产量全国占比从3.3%上升到6.7%。1995—2005年间,广东茶叶产量年均增长幅度大幅回落,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2%,低于全国(4.7%)3.5个百分点,茶叶产量全国占比下降到4.8%。2005—2014年间,广东茶叶产量年均增长率逐步反弹,9年间年均增长幅度达5.8%,但也低于全国(9.4%)3.6个百分点,茶叶产量全国占比继续下降到3.5%,占比几乎接近1980年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茶园实有面积经历了上升、回落、再回升的过程,呈现S型发展趋势(见图2),1980—2014年仅增长33.8%,年均增长0.9%。其中1980—1995年属于发展性时期,茶园实有面积从36.05千公顷增加到45.83千公顷,增长27.1%,年均增长1.6%;1995—2005年属于萎缩性时期,茶园实有面积从45.83千公顷下降到36.03千公顷,下降21.4%,年均下降2.4%,下滑到197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2005—2014年属于快速恢复时期,茶园实有面积从36.03千公顷增加到48.24千公顷,增长33.9%,年均增长3.3%,为历年来发展最快时期,2014年茶叶面积重新回到历史最高点。

  统计数据显示(见表2),2014年茶叶实有面积中,广东超过千公顷的10个地级市均属于山区地域,具体是韶关、河源、梅州、汕尾、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和云浮等市,占全省茶叶面积的94.7%。其中梅州市茶叶实有面积最大,也是唯一超万公顷的地级市,达12.08千公顷,占全省茶叶面积的25.0%;在5-10千公顷之间的地级市有潮州、河源2个市;前三甲的3个市拥有茶叶总面积达26.72千公顷,占全省茶叶面积的55.4%,超过全省茶叶面积的半壁江山。

  从茶叶产量看,超过千吨的市有韶关、河源、梅州、汕尾、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和云浮11个市,占全省茶业产量的97.7%。其中潮州以1.47万吨位居全省之首,过万吨的市还有揭阳(1.46万吨)和梅州(1.38万吨),茶叶产量前三甲市的总量达4.30万吨,占全省茶叶总量的58.2%,再加上位居第四的肇庆,茶叶总产量达4.86万吨,占全省茶叶产量的65.7%,形成我省主要茶叶生产基地。

  从茶叶面积数据分析(见表3),2014年广东茶叶面积超千公顷的有13个县(市、区),占全省茶叶面积的65.4%;其中面积最大的依次是饶平、潮安、丰顺、英德和东源5个县(市、区),分别超3000公顷,总茶叶面积占全省的37.6%。茶叶面积13个大县分布为粤北9个县,粤东3个县,粤西只有1个县,其中粤北的梅州市拥有5个县。

  从茶叶产量数据分析(见表4),2014年广东有茶叶产量的79个县(市、区),其中超过千吨的18个县(市、区)茶叶产量占全省的77.9%;超过4000吨的有5个(市、区),分别为揭西、饶平、廉江、潮安和大埔,茶叶总产量占全省的42.2%。可见我省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茶叶大县。

  按茶叶分类生产情况看(见图3),2014年广东茶叶生产以乌龙茶(青茶)和绿茶为主,分别占46.9%和39.6%,共占广东茶叶产量86.5%。全国茶叶生产分类情况是绿茶占67.6%,乌龙茶占11.9%,红茶占8.6%。2014年广东乌龙茶产量达3.4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3.9%,居第二位;绿茶产量达2.9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1%,居第十三位。广东是全国乌龙茶的重要产区,但与居全国首位的福建省(乌龙茶产量19.75万吨,占比79.1%)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改革开放后,广东常住人口从1982年人口普查的5363万人增加到2014年底的10724万人,人口总量翻一番,成为我国的人口第一大省,茶叶消费量也成为大省。然而,广东的茶叶生产状况变化不大,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014年广东实有茶叶面积为48.24千公顷,只占全国茶叶面积2649.8千公顷的1.8%,在全国有茶叶生产的20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列倒数第八。按广东土地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以茶叶实有面积换算为482.4平方公里(100公顷=1平方公里),则茶叶实有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为0.3%。我国茶叶实有面积最大的云南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拥有茶园面积409.4千公顷(4094平方公里),茶叶实有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为1.0%。我国茶叶产量最大的福建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拥有茶园面积242.9千公顷(2429平方公里),茶叶实有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为2.0%。由此可见,广东的茶叶实有面积偏少,茶叶种植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不高。广东按照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7成折算山地面积,茶叶实有面积只占山地面积的0.4%;福建省按照“八山一水一分田”的8成折算,茶叶实有面积占山地面积的2.5%。两省相比,广东茶叶占山地之比只有福建的零头。

  1995—2014年间,全国的茶叶实有面积增加1534.5千公顷,增长137.6%;同期,广东茶叶实有面积增加2.41千公顷,增长5.3%,广东的茶叶面积增长明显落后于全国,增长幅度与全国水平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1995—2005年间(见表5),广东毁掉了21.4%的茶园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和林木,或者改为非农业用地,造成广东茶叶生产倒退。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茶叶实有面积减少3038公顷,减幅达50.8%;粤北和粤东是我省茶叶的主产区,但10年间茶叶实有面积也分别减少1694公顷和5075公顷,减幅分别达到15.2%和19.7%。2005—2014年期间,粤东和粤北地区的茶叶生产的快速恢复,分别增加5412公顷和6709公顷,增长率分别达到57.2%和32.4%,广东茶叶实有面积增长重新回到快车道,但新的起跑线已经落后于全国。

  茶叶实有面积方面(见表6),广东只有福建的19.8%,最大面积地级市的广东梅州市只有福建宁德市的18.1%,最大面积县的广东饶平只有福建安溪12.8%。茶叶面积千公顷以上的大县广东有13个,占有茶叶面积县数比重的15.9%;福建有45个,占有茶叶面积县数比重的65.2%。

  茶叶产量方面,广东只有福建19.9%,最大产量地级市的广东潮州只有福建宁德市的17.0%,最大产量县的广东揭西只有福建安溪的16.7%。茶叶产量超过千吨以上的大县广东有18个,占有茶叶产量县数比重22.5%;福建有46个,占有茶叶产量县数比重66.7%。

  广东有茶叶种植的县为82个,占全部县区市的67.2%;福建有茶叶种植的县为69个,占全部县区市的85.2%。显然,无论从茶叶种植覆盖面、种植规模、茶叶面积和产量上,广东与我国茶叶产量第一大省福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自唐朝开始广东已有西樵山茶乡,明清时期更有潮汕凤凰单丛名茶。随着时间的变迁和茶叶生产的变化,广东茶叶生产遍布全省各地,在优质茶种的培育和农业科技推广下,也产出了不少好品质的茶叶,在中国茶叶界小有名气,尤其是凤凰单丛、英德红茶等享誉国内外,多次获得我国优质茶称号,饶平县、大埔县和英德市获得了中国县级茶乡的美称,从而拓宽了广东茶叶经济的发展。然而,广东在全国的十大名茶中未见入榜,优质品牌茶叶鲜为人知,广大的消费者对广东优质品牌茶叶更是了解甚少,广东茶叶的品牌效应明显不足,形成了省外品牌茶叶基本占领广东市场的现象。

  随着我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广东茶叶产量虽然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但其它茶叶大省也同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各地名优茶叶不断涌现,产量大幅度增加,茶叶销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广东的茶叶市场上,除了茶叶主产区还是主销本地品牌茶叶外,广大的非茶叶产区,存在着销售大量省外优质茶叶,广东的优质名茶所见不多,已成为茶叶流入大省,广东本地茶叶市场份额不高。究其原因主要:一是广东茶叶产量不高,满足不了广东茶叶消费大省的日益增长需求;二是外省有更多的优质名牌茶叶,茶叶大省大力销往广东;三是广东的优质名茶销售方法、渠道、宣传等方式严重滞后等。这一方面反映广东茶叶经济的弱势;另一方面反映广东茶叶市场十分活跃。

  广东素有“饮早茶”和潮州“功夫茶”的茶文化,是我国岭南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2015年5月22日由南方日报等有关单位牵头开展的“寻找广东十大茶乡”系列评选结果已经揭晓,评出了“广东十大茶乡”和“广东十大名茶”,为全面了解广东茶叶特色生产提供了重要信息。因此,我们要发挥广东茶叶生产特色及优势,稳步推进广东茶叶经济的发展。

  广东地处北回归线横穿的亚热带地区,具有山地资源丰富,雨水充足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形成广东能产优质茶叶、茶叶单产高的特点。因此,要从广东实际出发,以保持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针对广东的茶叶优质品种,在适宜种植茶叶地区,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开垦茶园面积,不断提高茶叶种植的山地利用率,稳步推进有广东特色茶叶的扩大再生产。

  广东茶叶经济振兴,应在发扬光大现有的特优茶叶品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密切与中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合作,不断研发和培育茶叶新的优质品种,改良老品种成新品牌,为发展和推动茶叶经济注入科技的生命力,提高茶叶品牌竞争力,打造广东特色茶叶经济。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经营模式。因此,从生产方式上要推广有机茶业、生态茶业、订单茶业,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走振兴之路。从经营主体上要充分利用引进工商资本股份经营、“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开展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提供条件。从销售推广上,要走出业内和本地,面对各地和广大的消费人群,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营造一定的宣传攻势,引起社会各界和大众的关注,促进广东茶叶在更广泛地域流通,打通内销、外销和出口的渠道。

  广东的山区是茶叶的主产区,茶叶大县基本分布在山区,尤其是第二轮“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2013—2015年)纳入重点帮扶的21个县(市、区)中,有12个县(市、区)茶叶产量在500吨以上,占全省茶叶500吨以上大县数量的41.4%。因此,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扶持的方式,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实现茶叶经济带动山区经济发展战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山区农民奔康致富,应该作为广东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

上一篇:晴隆县茶业NG体育公司 下一篇:高淳桠溪:规范茶叶生产经营NG体育秩序 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