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文档之家NG体育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把茶叶这一健康饮料奉献给世界各国人民,是云南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叶从原产地向世界各国传播,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类,使茶叶和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人民广泛饮用的三大无洒精饮料之一。

  茶叶原产我国,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云南是茶叶的故乡,茶叶是我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省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茶叶是我县南部山区上营乡、芒棒乡、五合乡、团田乡、蒲川乡、新华乡增加农民收入,早日脱贫致富的“生命产业”,发展茶叶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在日常生活中,茶叶之所以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开门七件事之一,除了人们的习惯以外,主要是由于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成份,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种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有益的影响。明代顾元庆所著的《茶谱》一书,就茶叶对人体的作用叙述得更为全面,书中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因不可一日无茶”。

  由于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所以,茶叶被人们誉为“安全”、“消肥美容剂”、“净化口腔剂”、“预防原子辐射剂”,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茶叶作为健康饮料,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而普遍栽培。

  云南茶区大多集中于边疆贫困山区。全省128个县(市)中有120个县生产茶叶,其中茶园面积超万亩的县有49个。涉及的农业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1/4。可以说,茶叶生产已成为产茶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若要富,种茶树”已成为茶区的谚语。

  茶叶是我省外贸出口的传统商品,是收取外汇的骨干商品。近年来,我省每年出口茶叶1万多吨,创汇2000多万美元。到1998年底,全省累计出口茶叶13.45万吨,创汇5.33亿美元,为我省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调查,藏族每人每年平均需要茶叶5公斤,哈萨克族2.5公斤,蒙古族2.25公斤,其它兄弟民族至少在1.5公斤以上。我国有三千万少数民族,每年供应边茶在5万吨左右。

  茶树是多年生不落叶常绿植物,适应性强,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周总理曾经高度赞扬茶叶说:“茶叶是珍品,国内外都需要它,

  种新茶园建立以后,要使茶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达到速生高产,持续增产的目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茶园管理技术措施,每年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根据茶树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适当措施,不断改造茶园土壤和环境条件自然条件:

  1、温度:茶树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30℃,以20℃—25℃生长较快,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4℃。

  2、雨量:茶树要求全年降雨量不低于1000mm,雨量相对集中在茶树生长季节的春季和夏季为最佳。

  3、湿度:茶树是喜湿作物,要求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才能满足茶树的生长需要。

  4、日照:由于我省及我县雨季从四月至十日,雨量和雨日多,日照短,阴雨天较多,符合茶树生长适应日照较弱的条件。

  NG体育

  5、土地:PH值在4—5之间,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质最适宜茶树生长。

  茶树在适应各种生活条件下已有了一定的繁殖后代,主要有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

  种子繁殖是通过两性细胞结合的异花授粉新个体,变异性大,经济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成园后不便于管理和采养,因此目前很少采用种子繁殖。

  营养繁殖又称短穗扦插。其优点是:保持茶树品种性状一致,有利于建立较整齐,统一又丰产的茶园;能繁殖不结实的良种;插穗短,节省材料,繁殖数量多,土地利用经济;生长快根系发达,成活率高,移植后生长茂盛。

  1、苗圃地选择:选择土质肥沃、畦地平坦、水源充足、不受风害、交通方便的地块。

  2、苗圃地整理:首先进行整地开设道路和排灌系统等规划工作。深耕1尺左右,理畦前要敲碎土块,耙平,筑苗床。苗床宽3尺—3.5尺,苗床与苗床之间沟宽1.2—1.5尺,苗床高2—3寸。在做苗床时,基肥要深施,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斤,不能与扦插苗直接接触。苗床平整后,适量腐熟农家肥,在原来的土面上再铺1.5—2寸厚的一层生土。苗床做好后,搭遮荫棚。

  3、插穗的选择:插穗母树必须是目前推广的国家认可优良品种。如云抗10号、14号或地方良种,同时具有优良性状、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无病虫害的茶树。

  4、插穗的剪取:插穗剪取时枝条必须要硬呈半木质化,表面变黄,由黄变红棕色,腋芽饱满,剪枝时间最好在早上或阴天进行。

  插穗削法和标准:削取枝条1寸左右,留一片全叶,一个饱满的腋芽,上下削口要与叶片平行,光滑、不带皮、不破裂、不损伤腋芽。

  5、扦插时间与方法:时间:每年的7—10月份。方法:行距2.5寸划行,株距1寸扦插,扦插时削口向下,深度为穗长的三分之二,叶片不能贴在土上,扦完后立即浇水和盖好荫棚。

  6、扦插苗圃的管理:扦插苗圃地管理,是经常性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①浇水:雨天可以不浇水,阴天或晴天,每天浇水1—2次,早晚进行,在插穗发根后,每隔二天浇水一次。

  ②遮荫:扦插后立即进行遮荫,遮荫程度要适当,能透过微弱阳光,到次年移栽前一个月,便可逐步揭去遮荫棚。

  ③除草:苗床上杂草要随时拔除干净,做到“拔早、拔小、拔净”,每次拔草后要进行浇水,使插穗和土结合。

  ④施肥:插穗已普遍发根,高达2寸左右,就可轻施追肥,一般每月1—2次,0.25%—0.5%尿素喷施,也可用腐热的粪尿泼施。

  ⑥培土:扦插苗床由于经常浇水,苗床周围的土容易淋湿冲走,要经常培土,保护苗床完整。

  ⑦防治病虫害: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每月喷1—2次石硫合剂,可防治各种叶部病害,喷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蚜虫、叶蝉、红蜘蛛等害虫。

  当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方法培育出的壮苗,符合移栽标准时,即可出圃。实生茶树苗木多为两年生出圃,扦插茶树苗木为一年生出圃。在冬季或早春(10月下旬至次年2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时间早一些,有利于茶树苗木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严重,大面积移栽浇水抗旱是难以实现的,可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多,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移栽前须垦殖土地,按种植行开施肥沟,用有机肥拌和磷、钾肥作底肥,与土壤拌和,再覆土,沟深在施肥后仍有8~10厘米的浅沟。最好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起苗前2~3天,即应在苗圃灌1次水,使土壤湿润,减少起苗时根系损伤。如土壤沙性太重,不易带土,可在起苗后用黄泥浆水蘸根,防止根系失水。

  每穴移栽茶树苗木2~3株,株与株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栽植时,一手扶直茶树苗木,一手将细土填入沟中,土覆至茶树苗木泥门时,再用手将茶树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茶树苗根系自然舒展,并与土壤密接,然后再覆土压紧。随即浇透定根水或稀薄人粪尿,而后再在茶树苗两旁覆土,使种植线形成凹形,这样有利于再次浇水或下雨时,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为了减少植株水分蒸腾,有利于茶树苗成活,栽植后在离地15~20厘米处进行修剪。移栽后如出现连续干燥晴热天气,一般每隔5~7天要浇水一次。种植后行间铺一层稻草或鲜草,使根际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并加强苗期护理,中耕、除草、根外追肥等,确保茶树苗成活。

  新植茶园于当年10—11月间,在苗距三寸范围内,用手拨草,以免锄草伤根,影响成活,三寸以外的地方,浅耕1—2寸,在1尺以外的行间深耕4—5寸,并以茶行为中心理成1尺宽,1—2寸高的畦。

  发展新茶园的地方,要利用空地集中放牧,同时要固定专人管理等,严防牲畜践踏。

  幼龄茶园1—2年生的茶苗,易遭蛴螬咬根、大蟋蟀及地老虎咬苗,发现有虫危害,及时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对新植茶园进行检查,缺株断行严重的每亩不足800株的茶园,次年6—7月,进行补植。

  茶树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取决于土壤的性状。因此,为了要获得茶叶速生丰产,就必须处理好茶树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

  1、茶树的一生:根据茶树个体发育的不同年龄时期,结合外部形态变化和树龄变化特点,可分为4个时期:幼龄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

  第一次在春茶生长4—5月进行,茶树两侧一尺范围内,浅锄除草2—3寸,1尺以外中耕4—5寸深。第二次在夏季后7—8月,进行浅耕除草。第三次在秋茶后,10—11月间,进行中耕培土,近根一尺范围内浅耕,1尺以外中耕。

  内,浅耕除草2—3寸,茶蓬范围以外行间,中耕深5寸左右,松土埋草。第二次在10—11月间,茶蓬范围内浅耕,茶蓬以外行间,深挖5寸以上,翻土埋草。

  第一次在7—8月间,茶蓬覆盖范围内中耕3—4寸深,茶蓬以外行间,中耕5寸以上,翻土埋草。第二次在10—12月间,进行深耕翻土,茶蓬范围内中耕除草,茶蓬以外行间,深耕6—7寸翻土埋草。

  化学药剂除草是茶园管理中的一项先进而又有效的措施,既可减少锄头锄草损伤茶根,又可调节劳力,节省用工,促进茶树生长。

  肥料提供茶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是茶树有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施肥对茶树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园施肥技术与肥料种类、施肥次数和时期、数量、方法、土地条件等有密切关系,现分别叙述如下:

  有机肥常用的是:厩肥、堆肥、粪尿、绿肥、饼肥等;无机肥常用的有: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复合肥等。

  茶树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两种。每年施基肥一次,在茶树茶叶接近停止生长的11月进行。追肥一年施2次,第一次在夏茶萌发前5月施用,第二次在夏茶后期7—8月间施用,春茶前还施一次催芽肥。

  根据茶树树龄大小、产量不同决定施肥量,N、P、K三要素配合使用。树龄1——2年,亩施纯氨2—4kg,N:P:K比例为1:2:1;3—4年生茶树,亩施纯氮5—6kg,N:P:K比例为2:2:1;5—6年生茶树,亩施纯氮7—9kg,N:P:K比例为3:1:1。

  茶园施肥,一般采用开沟施肥,复土埋盖的方法,施肥沟开在树冠边缘垂直的地方。施肥沟深度为:基肥6—7寸,追肥2—3寸深。

  把肥料按浓度兑入清水,配好的液体肥料,用喷雾器喷洒在茶树叶片背面,以喷湿为度。目前普遍使用的肥料有: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生物肥料等。

  茶树修剪能培养良好的树冠和广阔的采摘面,是获得茶叶高产优质的基本技术措施之一。

  定型修剪主要指幼龄茶园的修剪,台刈更新后的茶树也要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茶苗高达25cm以上,从离地15—20cm 处剪去上部主轴。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基础上,当树高达50—60cm时,在离地30—45cm处剪去上部枝叶,主枝留30cm 高,侧枝留45cm高。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当树高达75——90cm时,在离地60—70cm处剪去上部枝叶,主枝留60cm 高,侧枝留75cm高。

  浅修剪:每年在采摘面上剪去突出枝,有时将采摘面剪去3—4寸。深修剪:每隔4—5年进行一次,从树冠表面7寸—1尺处剪掉。

  重修剪:凡茶树生长逐渐衰退,病虫害逐年增多,产量下降,但骨干枝还有生产能力的茶树。剪去树高的1/2或2/3。

  台刈:凡是茶树极度衰老,加强肥培管理,已不能恢复产量的茶树。从离地面6寸高处,剪去所有枝叶。

  2、采高养低:修剪的剪口以上的新梢留2—3叶,采去顶芽。低于剪口的一律留蓄不采。

  4、采弱养壮:生长力弱的“对夹三叶”留一叶采二叶,单片叶和对挟二叶全部采摘。

  5、采密养稀:在新梢较密处要少留叶片,适当蔬芽。新梢稀处留2—3叶采去顶芽。

  2、分批多次采:根据茶树正常新梢的大小,做到先发先采,后发后采,达到标准的先采,达不到标准的下次再采,停止生长的“单叶”、“对夹叶”全部采下。

  茶树生长季节高温、高湿,适于病虫害生长繁殖,现将我县茶树常见的病虫害介绍如下:

  1、小绿叶蝉:春茶末夏茶期间危害最大。①危害症状:茶叶生长缓慢,枝条节间缩短硬化,叶片向内卷曲,叶尖叶缘枯焦,以至叶片凋萎脱落。

  b、化学防治:80%敌敌畏乳油,每亩75—100g,稀释倍数800—1000倍,喷雾1次,安全间隔期6天。

  ②化学防治:40%乐果乳油,每亩50—75g,稀释1000—1500倍喷雾1次,安全间隔期10天。

  病斑下陷,形成红紫色的园形凹斑,同时叶背形成馒头状泡斑,后期突起部萎缩成暗褐色,边缘有灰白色一圈。

  ④用0.2%—0.5%的硫酸铜或0.6—0.7%的波尔多液在发病期中采茶后进行喷洒,防止新叶发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75g,稀释1000—15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10天。

  目前,中国茶类的划分尚无统一的方法,为便于识别和统一认识,茶叶分类一般以茶叶加工方法为依据,结合品质特征和外形差异,并参考习惯上的分类方法,将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以基本茶类作原料经过再加工形成的产品,称再加工茶类。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几类。

  云南茶叶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滇红、绿茶、普洱茶、紧压茶、花茶五大类。滇红、普洱茶主要供出口,约占全省产量的30%,绿茶和花茶主要供内销,占全省产量的一半左右,紧压茶主销西藏及省内部分兄弟民族地区,占全省产量的20%。

  茶叶加工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历经几千年千千万万茶人的创制,造就了今天丰富多彩的茶类、茶产品。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初加工)、精制(精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

  茶所的建立应根据茶园的分布情况,一般应设立在茶园中心或茶园附近,便于鲜叶及时集中加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确保鲜叶质量,同时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原料与产品运送,燃料和生产、生活用品的供应。要有充足的水源,便于机械及加工场地的清洗和生活用水供应,厂址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异味,无污染源,茶所最好离开村舍,远离畜禽,同时要便于接电。

  初制所规模的大小,应根据当年鲜叶的产量和今后几年内鲜叶的产量来确定。完全靠收购鲜叶来进行加工的茶所,根据附近各茶所相同价格的情况下,估算茶所当年的鲜叶收购量及今后几年内附近茶园面积发展情况来决定。初制所的规模以春茶高峰期平均日产量或收购鲜叶量作为加工规模的依据。

  初制厂日产量确定之后,应根据茶类选配机种。根据产量和工艺要求确定机器型号和数量。初制厂以机械的台时产量×20小时确定一台机器的日加工量,再用茶厂最高日产量除之,即得到该型号机器的配臵数。

  一般生产红、绿茶都生产的茶厂(所)应设臵的主要机械有:杀青机、揉捻机、切碎机、烘干机、炒干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各种能有效改善茶叶外形、内质的辅助机械因应而生,根据不同茶类,选择合理的辅助机械,能提高茶叶的档次。

  初制所房屋采用木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均可,屋面面北,最好建造二层楼房,鲜叶处理、萎凋及仓库可设在二楼,一般应设立生产车间(含鲜叶处理、萎凋、杀青、揉捻(切)、发酵、烘干、炒干、动力等车间)、辅助车间(含仓库、燃料、配电室、材料及工具杂物室)、生活用房(含宿舍、厨房、厕所等)及附属建筑物等,要根据建厂规模和具体条件合理配臵,做到卫生、方便、有效。具体应满足以下生产条件:

  1、鲜叶处理室:要求空气流畅、室内阴凉,地面平坦卫生,防止阳光长时间照射。

  3、萎凋室:自然萎凋要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加温萎凋室应有合理的加温设备。

  5、发酵室:要求地面平整坚实、洁净,四周墙壁水泥粉刷,室内设供水管和排水沟。

  6、干燥室:要求地基坚实平整,地面干燥洁净,空气流通,便于水汽和灰尘的排除。

  初制车间的平面布臵就是合理安排制茶工艺流程,便于操作,一般加工红、绿茶的生产线按:鲜叶处理—杀青—揉捻(切)—解块—“发酵”—干燥顺序布臵,对一般的初制所来说,应根据主要的生产茶类进行车间、机械的排列,做到方便、有序、减少不必要的往返,提高工效。

  将茶树上采下的鲜叶加工成毛茶的过程便称为茶叶初制,亦称为鲜叶加工。初制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各茶类品质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茶叶初制对最大限度发挥鲜叶原料的经济价值,成品茶品质的提高,成品茶出茶率等都有很大意义。下面主要介绍红茶和绿茶的初制加工技术。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叶种红茶。各种红茶品质特点的形成缘于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有所差异,制作方法大同小异。我省生产的红茶统称为“滇红”,有工夫红茶(红条茶)和红碎茶两种,素以特有的香高味浓、色艳形美而享誉中外。

  将鲜叶摊放,经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呈萎凋谢状的过程。萎凋是红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时间为6—8小时为宜。其作用在于散失鲜叶水份,使叶质变得柔软,便于揉捻做型,在散发水份的同时,各种内含物质均在酶促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益于茶叶品质的简单化合物。

  萎凋程度:萎凋叶失重达30—35%,叶片失去光泽,叶色暗淡,叶质柔软,手折茶梗不断,整批凋叶均匀一致,并且有清香。红碎茶的萎凋,在程度上掌握偏轻,一般失重20—25%即可。

  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等,自然萎凋又分为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

  揉捻是指叶片在机械力作用下,揉出茶汁卷搓成条的工艺过程。目的在于:一是挤出茶汁,有利冲泡;二是紧缩外形,使烘干的毛茶具有紧结的条索或颗粒(切碎),有利贮运;三是使酶促作用加速,有利发酵。揉捻和揉切也是发酵作用的开端,对成茶的外形和内质的好坏均有很大的关系。

  工夫红茶的揉捻是根据鲜叶不同等级,用揉捻机按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嫩叶或轻萎凋叶加压轻些,老叶或重萎凋叶加压重些),对萎凋叶进行不同时间的揉捻。一般3级以上的鲜叶揉60分钟左右,3级以下的鲜叶揉80分钟左右。并在揉捻中间进行解块筛分一次,筛面复揉。揉捻程度以叶片85%以上成条,条索卷紧,80%以上的叶

上一篇:浙江:一片茶叶扶起NG体育一个产业 下一篇:茶叶NG体育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