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NG体育一叶兴一业 一茶富一方 茶产业孕育乡村振兴勃勃生机

  NG体育以茶兴业,因茶兴业,“小叶子”做出“大文章”,近年来,多地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加快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茶文旅深融合、兴产业富百姓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绘就了一幅幅散发着茶香的多彩画卷。

  在山东诸城市桃林镇的茶叶基地内,茶农刚刚采摘的茶芽将被运送至抹茶工厂。“我们采用‘茶农+合作社+茶企’模式,扩大生态茶园面积,拓宽销售渠道,带领群众致富,推动集体增收。”桃林镇副镇长张文龙说,现如今,桃林镇茶园面积达3万余亩,村民人均收入达4万元。

  走进福建宁德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生态茶园,玛坑乡“四下基层”实践队的年轻干部双手飞快地在茶树上“舞动”,采摘秋茶。首章村是玛坑乡主要茶产区之一,近年来,首章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切实提高茶产业生产质效。“我们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改良品种、建设现代生态茶园、兴建茶厂、拓展高端茶,并依托1100亩生态茶园,闯出一条茶旅融合新路子。”首章村党支部书记陈桂清说,如今,首章村年产干茶30万斤,产值400余万元。2022年,全村茶产业产值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去年,该乡年生产干茶1588吨,茶产业产值约1亿元;年产茶青7940吨,产值约5000万元。

  云南永德县勐板乡忙肺村的忙肺茶山一片葱绿,村民忙着采摘茶叶,而村里的每个茶叶初制所都是繁忙的劳作景象。“2007年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当时大家只为眼前利益,茶园管理不规范,有人还把外地茶叶拉到勐板乡销售,充当忙肺茶。在政府引导下,我们逐步进行了规范管理。”忙肺村委会尖山自然村辉氏御典茶叶初制所负责人辉荣说。在忙肺村益点鼎茶叶初制所内,负责人李建兰刚从短视频平台下播。“我直播两年多了,目前粉丝有3万多人,去年在平台上的销售额有190多万元,线多亩茶园根本不够卖,还常帮村里代购代卖。”李建兰介绍,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在线多万元,目前,忙肺村共有茶园面积5800多亩,可采摘面积4100余亩,有茶园的541户,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8000元以上。

  在面对茶产业发展困境时,通过改造升级、规范管理或者创新等来推动产业发展也成了众多茶产区的选择。

  诸城是全国纬度最高的茶叶产区。“过了夏至,鲜茶芽价格骤落,一斤不过七八元,炒制成茶后一斤能卖八九十元,而我们做成抹茶,细度仅有面粉的1/10,价格比炒制茶能提高至少5倍。”山东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雨深说。今年以来,“诸城绿茶”搭上电商与文旅发展快车,通过绿茶制作技艺的开发,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诸城市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来抓,发展起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50多家,茶园面积3.7万亩,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玛坑乡茶园面积1.8万亩,人均拥有茶园面积1.3亩。玛坑乡深化应用“四下基层”制度,持续推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该乡将区域相邻、条件相近、产业相同的首章、灵凤山、升阳、芹太坵等4个村联合起来,成立周宁县首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联村党委”,通过党建领航、统一产业总体规划、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过程管理、统一技术创新,推动4个村在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以强村带动弱村,实现规模化效益,推动村级茶产业抱团发展。聚合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带动连片村庄实现村财、村民“双增收”。今年以来,玛坑乡共改造低端茶基地500余亩。“通过改造,我们新品种茶园亩产收益比之前的福云六号提高了2—3倍,收入增加了2000余元。”灵凤山村村民林秉仙说。

  从2020年开始,忙肺村探索实践“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初制所+农户+互联网”的“6+”茶产业发展模式。在村级成立忙肺村茶之韵联合社,将村内107户茶叶初制所吸纳为社员,按自然村组建4个分社。村联合社根据下属合作社订单和原料情况,调度辖区内其他合作社及时补缺;组建茶叶源头质量管控有偿服务队,设立3个卡点防止外地茶叶流入,保障了忙肺茶的品牌品质。“我家的茶园面积有50多亩,全年收入上百万元。”尖山村茶叶合作分社负责人张甲说,目前,村中和他家一样年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有近30户,“茶园面积小的,户均年收入也在10万元以上。”忙肺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富表示,今后还将积极宣传推广统一包装定制、户册编号区分的品牌识别保护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附加值,茶产区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切入点,打造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茶叶深加工、生态游、科研等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诸城市深度挖掘东坡文化与茶文化渊源,加强本土文化在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融合历史文化底蕴和茶叶制作工艺,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结合甘泉岭、竹山、正山堂茶园等生态茶园景观,讲好“诸城茶故事”,打造“最美茶旅之乡”。以甘泉岭生态茶园建设茶文化博物馆等带动茶文旅融合。加快推进茶叶加工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茶叶制作工坊、沿街商业门面房、种植体验等,带动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产业全产业链。

  在强化产业抱团发展的同时,玛坑乡联村党委以玛坑乡获首批省三星级乡村自驾游线路为契机,做好茶旅融合,让四个村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芹太坵村依托100亩茶叶新品种种植基地,通过红色文化与茶叶观光融合,促进茶旅产业发展;首章村结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戏设计“首章”品牌包装;方广寺结合祁梦文化,打造“丹山梦缘”禅茶品牌,吸引客商认领10亩禅茶基地,促进村集体每年增收12万元;茶产业合作社联合社持续深化与乡贤企业合作,在玛坑茶产业文化休闲旅游区内扩种樱花园至750亩,成了网红打卡点。

  而这些,仅是全国各地的一个个缩影,近些年,全国多地茶产区因茶而忙,以茶为媒,以景留人,跑出了茶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加速度”。

上一篇:NG体育苏浙皖人在上海|钱立文:两代人的茶叶故事 下一篇:茶叶销售价格320元盒外包装盒购买价格150元个?市监局:责令立即改正并下架相关产品NG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