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G体育第二节茶叶生产

  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徽州、歙县一带和婺源(今属江西省)岁产茶210万斤,占当时全国产量的二十四分之一。南宋至清代茶叶均有发展。

  第二节茶叶生产茶叶是安徽的传统特产和出口创汇商品,在种植业中有一定地位。茶叶经济在皖南和皖西山区均较繁荣,是山区支柱产业之一。安徽茶业经营的历史,经历过多次兴衰起伏。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的改善,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地发展,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宋会要食货志》载,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20钱。太平州:繁昌200斤;宁国府:宣城、南陵、太平、宁国、旌德、泾县1120654斤;徽州:婺源、休宁、祁门、黟县、歙县2286100斤;池州:贵池、青阳、石埭、建德280439斤;广德军:广德、建平69710斤;淮南西路22951钱;庐州:舒城1816舒州:怀宁、桐城、宿松、太湖11805。南宋时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徽州、歙县一带和婺源(今属江西省)岁产茶210万斤,占当时全国产量的二十四分之一。南宋至清代茶叶均有发展。特别是“祁红”,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1917年)间,祁门、浮梁、至德(今东至县)万担。民国时期,皖南所辖县民国元年产茶约计19万担。民国年约计20万担。歙县约。民国26七”芦沟桥事件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安徽茶叶生产遭受破坏,茶叶产量急剧下降。据《皖南茶业概况》记载:“皖南茶产数量据一般调查报告,战前年产在4030万担,价值可达3000万元,关系国计民生至深且巨。抗战后期,因市场阻于交通,销路几濒断绝,茶园多就荒芜,产量较之以前不过十之二、三而已”。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使茶叶生产受到进一步破坏,产量进一步下降。《皖南茶业概况》记载:“民国二十八年歙县茶园面积达46万亩,产量达117500担。到建国前夕,歙县茶园面积仅64705亩,产量降至306591949年,全省茶叶产量仅有14朝末年还低。安徽历史遗留下来的茶园,面貌很差,除少数山区沿河洲地与住宅周围茶园稍好外,大多树龄老,零星分散,荒芜的很多。建国初期安徽省茶叶生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现有茶园培肥管理,垦复荒芜茶园。19501952年,国家采取宣传奖励,发放贷款,预购定金,合理调整粮茶比价等政策性措施,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茶叶生产恢复较快。195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4252万亩增长16%,茶叶产量达到2722万担增长94安徽省贯彻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95412月召开的茶叶会议精神,确定茶叶生产发展的方针是:“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在迅速垦复荒芜茶园,积极改造老茶园,提高茶叶单产的同时,有计划地在山区、丘陵地带开辟新茶园”。在这期间,除发动群众根据皖南茶税总局当时收入茶税的数字统计。见《茶叶通史》。发展茶叶生产外,还开始发展全民所有制的国营茶场。当时由省农业厅组织、国家拨资扩建了接收民国时期的祁门、屯溪高枧两个茶叶试验场;并在宣城、郎溪、广德县边境新建一所大型国营宣郎广农(茶)场。在发展茶叶生产政策上进一步优惠,允许农民申请利用公有荒山种茶,对垦复和新辟的茶园,在尚未收益以前,免征农业税;对集中产茶区茶农口粮不足的,增加粮食供应量,使其不低于邻近产粮区的水平。各级农业部门相继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构,配备茶叶技术干部,加强培训茶农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从而使茶叶生产稳步发展。1957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5391万亩,茶叶产量3892万担,出口外销181958年,安徽茶叶生产受到“”的影响。该年月杭州全国茶叶生产会议之后,安徽茶区一时兴起创高产、采茶“放卫星”的浪潮,全省茶叶产量猛增到551957年增长411960两年,安徽茶区在响应全国蚕茶工作会议发出开展“一季超全年”、“夏茶赶春茶”、“秋茶超夏茶”的丰产运动等八大倡议时,为夺高产,嫩叶采完采老叶,采下的鲜叶不能制“祁红”、“屯绿”,就制红碎茶。当时安徽没有制红碎茶的设备,就搞“土法上马”,用碓舂。1959年全省茶叶产量虽然达到53是茶叶质量降低,尤其严重的是各地普遍出现的老嫩“一扫光”的掠夺性的采茶办法,摧残了茶枝正常发育成长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1961年歙县和祁门县调查:歙县13亩茶园青枝绿叶的只占2555%,光杆无叶的占20%;祁门县茶园,采死的占18%,部分枯死的占331961年全省茶园面积减少10叶产量下降521962年面积又减少34万亩,产量又下降221962年的茶叶产量只有1891万担还低1957年下降511963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根据1963年经济调整时期的政策规定,对恢复茶叶生产,继续实行奖励政策。规定收购茶叶,按牌价另加20%的价外补贴。同时对收购级内茶每担奖售粮食15斤、化肥100斤、棉布30尺、卷烟两条;级外茶每担奖售粮食20斤、化肥30斤、棉布15尺、卷烟条。此外,对重点产区垦复荒芜茶园、开辟新茶园还给予贷款等经济扶持,调动了茶农生产的积极性。1964年徽州专区涌现出个大队、94个大队、20个生产队亩产干茶超百斤,长潭大队吕家舍生产队70亩采摘茶园,平均亩产干茶341斤。休宁县洪里公社唐川二队建立的高产优质样板茶园101965年亩产干茶达到294斤。全省到1965年,茶园面积增加到5154万亩,茶叶总产量恢复到2945万担,平均年递增17叶质量也有较大回升。196610年中,安徽茶叶生产虽受到“”的影响,但也做了一些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的工作。196816日,六安专区在舒城县舒茶公社召开大会,庆祝****主席195816日视察舒茶人民公社时,发出关于“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10周年。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在会上讲话,强调要落实毛主席指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1969年全省产茶4092万担,超过1957年水平。1970月考察皖东时指示“定远、凤阳、嘉山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在合肥召开会议,确定由霍山、舒城、金寨术指导。至1972年,滁县地区15日,省革命委员会农林局、商业局,在六安召开全省茶叶工作会议,贯彻了同年月国家农林部、商业部、外贸部联合召开的全国茶叶会议精神,讨论制定加快发展安徽茶叶生产的规划和措1974年,安徽茶叶发展较快,茶园面积由197093万亩,发展到197482万亩;产量由1970万担,增加到1974年平均年增加面积10万余亩,产量万多担。1977年,安徽省和全国分别于月在休宁县召开茶叶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年产茶1985年全国119个县要实现年产干茶万担的要求,其中包括安徽省141976年全国已有18个年产干茶为缓和随着茶叶产量的增多,带来的制茶燃料需要量越来越多,燃柴过多造成对林业的毁坏;制茶设备不足,特别是兴办的集体茶(林)场,无力添置制茶设备的矛盾,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决定在省国民经济计划中,列出专项指标,按茶叶生产计划,每担茶供应茶用煤250斤,当年分配制茶煤炭计划万吨;在发展机械制茶方面,在国家分配给安徽支援人民公社的投资款中,列专项指标,分给产茶区农业部门掌握使用, 1974 1979年,连续 年拨出专项资金共1049 万元,用于兴建初制茶厂,购买加工机械。但是,由于“文化大革 命”中片面强调茶农不吃商品粮,挫伤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致使茶区毁茶种粮,茶粮间作 挤茶种粮。 1977 1979年,连续 年茶叶产量徘徊不前。1979 年全省茶叶总产量 59 1976年减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农村普遍开展体制改革,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茶园也随之分户承包经营。 1980 月,安徽省农业厅、供销社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关于我省茶叶生产存在问题和意见的报告》,分析了茶叶生产徘徊不前的原因,提出加快发 展茶叶生产的意见和措施,得到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重视。省委张劲夫 亲自到茶区调查研究,并主持召开了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邀请有关科技人员出 席,研究安徽茶叶生产问题。 1981 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 定》,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1981 1982年两年,新增茶园 28 43万亩,改造了一 批低产茶园,茶叶产量大幅度增长。 1981 1980年增产茶叶 10 53万担,增幅为 16 1982年又比 1981 年增长 15 1982年下半年,全国茶叶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茶叶滞销,产品积压,同时波及安徽。 1983 年安徽采取了提早采制春茶,少采夏、秋茶,提高茶叶质量,压缩生产的做法仍无济 于事。当年收购茶叶 67 54万担,仅占生产量的 83 %,而商业部门还反映库存超过常年,产品积压仍在增加。有些茶叶生产单位,因茶叶卖不掉,无钱支付工资,用茶叶折款相 抵。而茶叶消费,当时全国人均 16斤。即使加上茶区自饮茶,也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这说明安徽茶叶滞销并非生产过剩。究 其原因:一是茶叶购销长期由国营合作商业统购包销,生产者与消费者互不见面,不能直 接获得市场信息,难以做到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节生产,使产品适销对路;二是经营渠道 单一,多级批发,中间环节多,费用大,销价高,影响市场拓宽和消费的增长。 1984 月,安徽省贯彻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报告的通知》中规定:“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市场放开以后,“国 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实行多渠道经营”。改变独家经营之后,给生产和销售带来了新的活力。生产主管部门引导茶农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茶叶经营者多了,市场也随之拓 宽,许多长期无茶叶供应的地方,供应状况开始改变。一度滞销的茶叶又变得紧俏起来,出 现了产销两旺的新局面。 1985 年全省生产茶叶 85 11万担,国营、合作商业收购 66 担,其余近20 万担茶叶,年底销售一空。 第三节茶区分布 安徽诸茶区,早在唐代已有雏形。唐陆羽《茶经》“入之出”中记载有:“淮南舒州次,舒 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宣州、歙州下,宣州生宣 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太平县生上陆,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茶经》“七之事”记载: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 也,何言茶茗”。以上可见唐时安徽已有几个初具规模的茶区,一是霍山、太湖等大别山区 为主的皖西南茶区;二是黄山歙县、婺源、太平等地的皖南茶区;三是淮南六安、庐江、八公 山等地的江淮丘陵茶区;四是宣城、雅(鸦)山周围的沿江丘陵茶区。至建国前,随着农业、 山区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茶的消费范围扩大,以上茶区逐渐扩展。安徽东部滁州、全 椒、凤阳等地在唐至明代也产茶,其后或因战乱或因生产竞争而失传。于 70 年代又兴种 茶,并已具一定规模。 一、黄山茶区 东南与浙江省毗邻,西南与江西省接壤,境内涉及 16 个县(市、区),即祁门、黟县、休 宁、歙县(含徽州区)、绩溪、旌德、太平(现黄山区)、宁国、石埭等县及广德、泾县、东至、贵 池、宣城、青阳(含九华山)等县的部份地区。黄山茶区地貌为皖南山地,土壤为山地黄壤,

  NG体育

上一篇:象州县构建“三链”协同发展体系 实现“茶叶”变“茶业”NG体育 下一篇:暂无